
廖偉忖老師—「結合漆與寶玉石之傳統東方媒材,將現代生活感受與內心思維,以西式簡化抽象的視覺觀感表達。」
工作室架上展示著漆與各色寶玉石結合的創作作品,佇足細觀,其簡化抽象的幾何造型,搭配漆藝飽和鮮明的顏色,以及漆藝肌理與玉石晶瑩潤澤的質感對比,呈現廖偉忖老師對媒材本質的不斷詰問與探究,也予觀者帶來新的視覺感受與認知反思,讓人不禁好奇其中蘊含的想法與故事。
廖老師從小習畫,在哲學、美學的薰陶下,深厚熱愛著純美術。高中美術班畢業後,就讀國立高雄大學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這也是她第一次接觸平面美術以外的立體世界,廖老師提及:「大學接觸工藝時,我開始看見平面與立體間的異同。漆藝材質的特性很神奇不定,工序特殊需層層打磨,但漆藝的繽紛色彩卻又讓我聯想到平面繪圖的經驗;寶玉石雕刻研磨則需觀察紋理走向,再琢磨拋光,兩者都是我非常喜愛的創作媒材。」自此,廖老師便走在漆藝與寶玉石雕刻研磨的道路上了。
畢業後,廖老師並不急於創作,而是選擇以不同的面向,去深化和拓展對於漆藝與寶玉石雕刻研磨等工藝的技術與視野。廖老師首先進入珠寶公司擔任設計助理,實際參與細金工、珠寶鑲嵌的完整流程與細膩分工。隔年轉換跑道,白天任職於陶瓷公司;晚上於自己成立的畫室教授兒童美術;週六日又去草屯工藝中心學習漆藝,也把握時間學習金工。廖老師述說:「因為漆與玉石的材質特性引發了我的興趣,我就想把它學好,並且去補足創作上我所缺乏的;也因為越是學習,就更看見玉石與漆的在創作上的無限可能性,讓我愈發愛好,想學習得更專業、更完備。」這些也都在日後建構了廖老師的創作,其時也正式拜入陳培澤老師門下學習漆藝與寶玉石雕刻,並任職於陳老師的工作室,每天八小時接受玉石產業雕刻工作的歷練,四年內扎扎實實的將寶玉石技藝學得純熟。
玉石雕刻的工作,雖然自由又充實,但卻無法好好沉澱心情來思考創作。廖老師道:「工藝必定要花大量的時間去累積,才能抓到材質的特性,進而突破藝術性。所以不僅止於學習技術,我其實也一直在思考漆、寶玉石與自己的關聯性在哪裡? 因為創作對我來說是一種衝動,沒做會感覺對不起自己,所以心裡一直惦記著要回到創作。百般思量下,我把畫室停業,並請陳老師每周准假一天,讓我重返校園進修、創作。」
2017年,廖老師考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研究所,開始半工半讀。隨後飛往歐洲,開啟交換學生的一年。廖老師自述:「不同於小時候學畫的經驗,在布拉格時,是直接從日常生活方式感受到西方美學的衝擊,也因為身處西方的國家,更映照出自己內在的東方文化氣息,從思考、生活、文化上都有了不同的感受。交換期間,我到歐洲探訪多個博物館,觀摩欣賞館藏畫作時,我發覺自己喜愛西方美學裡的極簡化線條與造型,卻同時也熱愛著東方工藝媒材的傳統美學,在靜心傾聽自己內心的感受後,我嘗試透過材質認知的轉換和簡化抽象思維的視覺觀感創作作品,使西方與東方的微妙關係在造型與使用的媒材中產生了交流與對話,並藉由作品與自身的生命經驗互相輝映,釋放自己内心的感受,從創作找回自己,從中得到許多預 (玉)料之外的事情。」
訪談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廖老師在生命的旅途上,對內,不斷觀照著我與自己的關係,我與環境、與媒材、與創作的關係? 並不時自問:「我能做什麼?」臺灣青年工藝協會的成立或許就是對自心的回應。廖老師曾自述:「我會被熱情與具有理想的人所信服,而願意站出來承接事情。在協會成立會議時,會員們對於『整個工藝環境都是因自己而起,要思考我應該如何引領未來的工藝發展』是有認知與一同努力的共識!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也是我們所認為的工藝精神! 」
對外,廖老師同時進入社區,身體力行的探究工藝與社會、與世界的聯結。廖老師自述:「覺察著自己的情緒與狀態,去探索工藝物件以外的可能性,走出去了解社會,關心社會的議題,讓藝術服務於社會、藝術實踐於社會。在藝術輔療的現場,透過藝術讓樂齡者傾聽自心的聲音:『一輩子都在服務別人,詢問自己的感受,感覺快樂嗎? 問問自己有愛自己嗎?』精神世界來自於真實世界的積累,藝術為長者們帶來平靜、為生命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也帶來了與家人們互動的新模式。期許自己用多元視角去觀看、聆聽與包容,讓自己再次回歸於創作時,希冀能更充滿情感與能量!」生命的路上難免有迷網、有不安,但帶著已有的勇氣與良善、正直與承擔、對未來的願景與高遠的眼光,期待創作路上帶來的美好光景與天寬地闊。
公司名稱:忖度工房
聯絡人:廖偉忖老師
業務時間: 預約制
業務項目:創作、教學、客製化、計畫案服務。
e-mail:weitsun1217@gmail.com
地址:雲林縣斗南鎮
擅長技法
寶玉石研磨雕琢、漆藝與金工結合創作
學歷
2017-2018 交換於Academy of Art,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in Prague
2020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工藝設計系 碩士
2011 國立高雄大學 傳統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 畢業
經歷
忖度工房、忖忖玉動 負責人
台中科技大學創意商品系 兼任講師
2023 現任財團法人綠光文化藝術基金會創意總監
2023 現任第一屆臺灣青年工藝協會 理事長
2022 臺灣青年工藝籌備會總召集人
2020 -2022第六屆、第七屆臺灣工藝之家協會 秘書長兼行政工作
2013-2017攻玉山房-陳培澤工作室助理
2012 古笨港陶華園-謝東哲工作室助理
2011 笛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助理
2010 攻玉山房(工藝之家陳培澤)第三屆義塾玉雕班研習
個展
2020大墩文化中心/玉料之外廖偉忖創作個展
2020台灣藝術大學/玉料之外廖偉忖當代首飾創作個展
國內聯展
2024 518國際博物館日暨性平宣傳活動 女性漆藝藝術家聯展_漆漆有妳
2023 台南藝術博覽會Room710
2022 三漆三藝複合媒材創作成果展
2022 曜工藝X忖度工房 開幕聯展
2022 一鑫一藝臺灣當代金工與首飾藝術聯展
2020 大風起兮30而立-臺灣青年創作新秀展
2019 曉‧玉藝 玉雕傳習創作展
2018 南投文化局 玉石芳華攻玉山房傳習創作展
2018 南投國際工藝節 創作營聯展
2017 森林幻夢 攻玉山房寶玉石創作展
2013 新浪序曲~海洋印象 : 2013「墨玉及其他寶玉石之產品開發應用」研習
成果暨「寶玉石複合媒材研究會」研創作品發表展
2013 雲苑美學十年有成 藝術設計百人聯展
2011 新一代設計展「仝‧新‧源」台北世貿
2011 高雄青春設計節 駁二藝術特區
國際聯展
2020 日本宗桂會「執物-台灣藝術大學師生聯展」
2018 ARTSEMESTER léto ýstava klauzurních a semestrálních prací studentů UMPRUM
2018 Galerie National Library of Technology ERASMUSEUM Exhibiting students of Erasmus+ AAAD Prague
2018 ARTSEMESTR zima výstava klauzurních a semestrálních prací studentů UMPRUM
協會團體(策展、企劃執行)
1.臺灣青年工藝協會
2024 臺灣青年工藝協會_臺灣青年工藝境況調查/計畫主持人
2023 文化禮金_企劃執行
2023 台南藝術博覽會展覽Room710, 台中藝術博覽會Room1101策展人
2023 OUT少年│青年工藝出走計畫 策展人
2.財團法人綠光文化藝術基金會
2023 佛光山世界神明聯誼會_神氣文創市集/企畫執行
3.臺灣工藝之家協會
2022 工藝推廣及傳承計畫/企劃執行
2021 跨藝匯流,幸福臺灣_總統府/企劃執行
2020 百藝芳華2020臺灣工藝大展/企劃執行
2020 百藝芳華2020臺灣工藝之家畫冊圖錄編輯
著作、研究案
玉料之外-廖偉忖當代首飾創作論述
天染染色工藝師陳景林、馬毓秀的染藝研究/撰稿研究員
個人講座企劃與分享
2022 地方創生與全國青年工藝家探討工藝在地座談會 活動企劃/與談人
2022 國立高雄大學 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 系友創業經驗分享/講師
2022 國立雲林縣東明國中 工藝美學分享/講師
2022 青年創意論壇 品牌分享/講師
2023 康橋國際學校 職涯分享/講師
2023 創齡學—技藝之內的人心修練術/共同講師
2024 臺灣文博會_工藝主題館/工藝喘口氣—工藝的當代社會性實踐/講者
策展
2022 曜工藝青年工藝家X忖度工房開幕聯展 策展人
得獎
2014 臺灣天然紅珊瑚、寶玉石設計競賽-玉石雕刻組 入選
2019 日本伊丹國際首飾競賽 入選
2019 雲林文化獎 工藝類 佳作
2019 南投玉山獎 工藝類 入選
2020 JOYA Barcelona ART Jewellery&Objects 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