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認識豐原 > 豐原漆藝館 > 漆藝家名錄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陳愷靜老師

陳愷靜老師
陳愷靜老師

陳愷靜老師—「觀照生命的矛盾與痛苦,從中傳遞出生的希望。」

第一次在展場看見陳愷靜老師的肢體輔具作品〈畫身之踝足支架〉時,內心的情緒如海潮般波濤翻騰,許久無法平復,同時也很好奇創作者是位什麼樣的人呢? 十多年就這麼過去了,今日帶著一顆仍然感動不已的心,來到大溪拜訪老師。愷靜老師回憶著:「肢體輔具系列是我研究所的畢業製作,當時對醫療很有興趣,加上自己也曾受傷過,所以發想用漆藝創作出美觀的輔具,希望傷者不抗拒輔具,能更好地復原。像服裝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就曾請失去雙腳的模特兒來走秀,殘缺不僅止是失去,而是嘗試修復,不放棄尋找希望。」

老師對於社會的關懷,最早啟蒙於藝術史。愷靜老師陳述:「就讀美術系時,開始接觸藝術史,除了藝術理論、哲學思辨之外,其中藝術很大的價值在於反應社會問題,多思考,並觀念性的方式凸顯社會現像;跟我當時思考如何透過設計表現價值、以實用性來改變生活,是截然不同的想法,這令我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後來的系列作品—難民群像,我以白色蛋殼的裂片感,嘗試呈現出敘利亞內戰使人與家庭皆支離破碎的狀態,在〈難民群像之四:聖父子〉作品中描繪因內戰毒氣攻擊,而生命瀕危的孩童,臉部的蛋殼彷彿是正在凋零成碎片的靈魂具現,對比父親緊抱孩子的愛,昇華成生命將要結束前的人性光輝。截至目前為止,敘利亞戰亂的喪生人數幾乎等同一個新竹市的人口數,不這樣對比,身在台灣的我們真的難以想像。希望透過作品能讓這個議題被大家看見,當時系列作品是以義賣形式展出,也是基於這個想法。」

其實愷靜老師並不是一開始就與漆藝順遂相遇,而是歷經了不斷嘗試、持續探索的一條漫長找尋之路。老師分享:「我並非一開始就很清楚要走什麼路。念普通高中時,高三推甄才想往美術發展,不像其他美術生早已清楚志向,我只知道自己喜歡畫畫。在接觸過很多媒材後,確定自己要創作,但喜歡的卻是工藝媒材,畢業後因空間設備等,就再也沒繼續做陶,轉而向其他工藝材料探索。2007年前往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學習金工,無意間發現隔壁班剛好在上漆藝課,由王賢民、王賢志、廖勝文、吳樹發老師共同授課。」

當時原本想走珠寶設計路線,但同時又對漆藝充滿興趣。愷靜老師提及:「當時學漆三個月,課程時間有限,然而漆藝技法多樣繁複,部分課堂上老師們口述,卻沒有時間示範的技法,自己回家試做、不斷的多次實驗。漆藝可以運用在創作,也能設計,且不受機械電力等因素所限制。而金工創作的顏色如果來自琺瑯,尺幅會因流動性與窯的尺寸而受到很大的局限;其他化學染色方法,又有汙染環境的疑慮。在研究所時期,發現珠寶設計與寶石、精密金工更為相關,好像又不那麼適合自己,相較之下覺得自己在畫面上的創作慾卻更為強烈。」

研究所期間,得知日籍沈金名家—鳥毛清老師(日本文化財協會常任理事)來台授課的消息,但一直報名不上其課程,緣份直至2017年秋天才到來。愷靜老師聊起:「一同上課的學生多是美術工藝、設計相關的比較多。初期上課由5日課程開始,慢慢地老師和主辦單位將課程擴充到為期2年的學習計畫,期間鳥毛老師計畫每年來台三次,每次停留三週至一個月。日本的教學跟台灣很不一樣,日式教育是要把一件事情學到精,專一、清楚、深入後,才再學下一個;要先把基礎學好,再創作。因此不止從打底開始仔細教起,包含藝術表現、畫面安排、美學傳達刺激等,都要從頭再學一遍,對我來說進程有點反過來,再次學習中彷彿也不斷得再校正。」

漆藝中沈金、蒔繪、蒟醬、鎗金、鎗彩等技法對觀者來說常易混淆,藉此機會向愷靜老師請教,老師解釋:「沈金因輪島塗堅實的下地和厚塗應運而生,有時沈金和蒔繪在網頁照片上分辨不清楚,實際看作品會很清晰。沈金比較細密,黏附上金粉後不再填漆和研磨推光。但沈金並非只有金色,顏色是看各人喜好運用,只用金色時,作品有著簡約美感;也有沈金師選擇使用多彩,色彩部份純金粉是金色、銀色可取用純銀粉或合金粉、也可運用各色色粉上色。同是運用刀刻技法的蒟醬一詞原本是植物名,原先意指在東南亞盛裝以蒟醬葉包裹檳榔供貴族皇室使用的多彩容器,最後借喻為漆層較厚,刀刻後,多彩填平,再將漆面一同磨平的漆藝技法。沈金、鎗金、鎗彩則是日中不同國家的名詞稱謂與風格差異。」

和其他的工藝不同,漆藝充滿非常豐富的材料選擇,繁瑣又複雜的各式技法,分毫踏實出千變萬化的華麗世界。近年來,愷靜老師的作品在媒材、技法、顏色、畫面表現上漸漸往簡潔清晰的方向而行,不禁令人想了解過程中的脈絡與轉化。老師思惟道:「漆藝材料技法繁複,以往每樣都想嘗試運用,但沈金本身顏色就單一,技法特質本就抽掉很多東西,可沈金單純表現手法的震撼度卻很強。選擇沈金做為主要的表現方式後,如何斷捨離,在抽離、加減間調整畫面感覺,細微處的拿捏其實很不容易!」

社會關懷以外,愷靜老師的作品中,也常能感受到像是善與惡、生和死等,看似對立卻又同時存在於一體中的矛盾,這些不一致的違和感,是老師觀察生命後,對此議題的思索與刻畫。老師敘說:「我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不是只有看著漂亮而已,還期望能有更多隱藏的巧思。很多事情沒有絕對,在作品〈照見〉中,人的想法只要一瞬間,善惡就轉變。與其談如何釐清矛盾,不如說矛盾本身就是有趣之處!像我以前覺得貓很神祕難懂,現在養貓後覺得貓很可愛,可是貓很自我,但自我不好嗎?自我很重要啊!在天使的外表下,貓也同時是惡魔,他會欺負麻雀等弱小的生物,或許是因為貓位於食物鏈的上端,這樣不好嗎?也許地球生態要維持,有生就會有死,生命總要走下去。但是貓怕水,如果有一天氣候變遷導致冰河消退快速,海平面持續上升,想像一下,當貓因此進入不同環境,進化後,是否也要本能適應水生與海裡的河豚、小丑魚、鸚鵡螺、海馬、章魚等動物共處呢?這些作品中的矛盾,我一直想表達的是生命沒有那麼痛苦,衝突間其實還是有希望的。」在愷靜老師的沈金刀下,一隻隻毛流豐盈蓬鬆、體態靈活生動的貓兒們悠游海中,並與各式海洋生物玩心逗趣的互動,就此躍然板上。

談到現今與未來的規劃,愷靜老師回:「為了培育未來的漆藝創作者與生產者,大溪漆藝研修所在桃園大溪開設長期的研修課程,由鳥毛清老師擔任所長,邀約日本漆藝家任專科講師,並以本國籍講師教授通識課程。自草創至今的五年間,我在大溪漆藝研修所持續學習並擔任助教,協助教學系統陸續建置。一年內約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日籍老師們會來,我負責事前準備,並全程陪同生活所需及課程內容的溝通事宜。其實五、六年前我還不會講日文,很努力跨越語言障礙後,現在終於能與日籍老師們說上話了。學習過程中,看著鳥毛老師如此成功的漆藝家,還一直想著要突破,老師都這麼努力了,也更激勵我要繼續開拓屬於自己路徑。」協助推廣漆藝教學之餘,愷靜老師也盡可能不間斷地投入漆藝創作,持續以沈金傳達自己的觀點。

公司名稱: 陳愷靜漆藝創作

聯絡人: 陳愷靜老師

業務時間: 預約制

業務項目: 沈金創作

 

陳愷靜Kai-Jing CHEN老師簡介:在漆藝世界的繁複技法中,選擇沈金作為主要表現方式:從髹塗與研磨之間、加法與減法拿捏的修行開始,最終回歸到單純的點線雕鑿,慢慢羅織成腦海中靈魂的模樣。作品透過觀察人間生態,經由對動植物的刻畫,隱喻生命面臨的抉擇與歷練,終於得到昇華的過程。

學、經歷:
大溪漆藝研修所 助理教師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系 兼任講師
崇右技術學院時尚造型設計系 兼任講師
2011年 輔仁大學應用美術金工組研究所畢業
2008年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
受獎:
2021年 作品〈照見〉獲第26屆大墩美展工藝類 優選
2013年 韓國第8屆清州國際工藝雙年展 入選
2012年 日本第9屆石川國際漆展 入選
2011年 德國紅點設計概念競賽 紅點獎
2009年 韓國第6屆清州國際工藝雙年展 入選
2009年 黃金博物園區第二屆全國金屬工藝大賽創作組首飾類
入選

個展:
2018年《阿修羅場》陳愷靜漆藝創作展,臺北金車文藝中心。
2011年《畫蛹》漆藝創作肢體輔具應用個展,
臺北金車文藝中心。
2009年《蝴蝶的迷宮》金工漆藝個展,板橋435藝文特區。

聯展:
2022年《藝術台北》,晴山藝術中心/西華飯店,臺北。
2021年《古今髹漆》,養心空間,臺中。
2020年《百花齊放—台灣/日本/中國 女性藝術家聯展》,
晴山藝術中心,臺北。
2018-2020年One Art Taipei、臺中、新竹、臺南、
高雄藝術博覽會。
2018年《跨界‧美學—臺灣當代首飾展》,
伊丹市立工藝博物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日本/臺北。
2013年 韓國第八屆清州國際工藝雙年展,清州舊菸草廠,
韓國。
2012年 日本第九屆石川國際漆展,石川縣輪島漆藝美術館,
日本。
2011年《勢.出口—發現臺灣工藝新生力系列展覽之二》,
總統府藝廊,臺北。
2008年《臺灣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展》,世貿中心,臺北。
2008年《第66屆東京國際禮品展》,東京,日本。

相關圖檔

相關連結(或延伸閱讀)

  • 市府分類: 文化藝術,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3-12-17
  • 發布日期: 2023-12-17
  • 發布單位: 臺中市豐原區公所‧人文課
  • 點閱次數: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