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認識豐原 > 豐原漆藝館 > 漆藝家名錄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李麗卿老師

03老師照片
03老師照片

李麗卿老師-人生(身)難得,明師難遇, 若遇明師,生命豁然開朗,不再蹉跎虛度

接觸漆器的機緣故事

  李麗卿就讀於實踐家專服裝設計科時,有素描、服裝畫的課程,開始了繪畫教育。畢業後,在服裝公司上班,日復一日的忙碌工作後,總覺得還有更喜歡的事可以做,想從事的是與繪畫相關的工作。

  提起進入彩繪公司的那一天,李麗卿笑著回想:「依循著報紙刊登的徵人廣告—招募國畫美工,來到一棟老舊公寓前,真的好猶豫要不要敲門進去應徵,因為公司門口跟民宅很像,不像一般的公司。」

  彩繪公司的規模不大,員工約5~6人,美工科為主,且皆為女性,因傳統上會覺得女性較為細心、坐得住。公司主要業務是日本寺廟彩繪,舉例來說,日本方面會先送樣本來,多為圖案式的,台灣員工在和紙上胋上金箔再以顏料彩繪,完成後寄到日本,日本公司會將和紙貼於寺廟柱子上,完成裝飾,偶爾也會有少量漆(うるし)商品的訂單,開始知道天然漆與油漆之間不同的差別,也因為工作上的接觸,讓李麗卿稍稍窺見漆器的華美與細膩,漸漸的喜歡上漆器。

  民國80年後期,彩繪公司的工作量開始減少,加上老闆年紀大了,規模漸漸縮小,李麗卿與彩繪公司另外兩位同事,成立三人工作室,外包原公司的工作,但受到大環境影響,漸漸就沒有案子接了,工作室夥伴郝彥生小姐與謝良進先生是舊識,所以偶爾也幫謝先生畫樣品,其中也經由朋友介紹畫一些公司贈品,數量也很少,幾乎無工作可做,但工作室依然苦撐著。民國90年李麗卿與郝彥生同去賴作明老師開設的漆陶班上課,整個課程結束後,也初步了解了漆器的製作工序,然而大環境依然不樂觀,工作室在經濟壓力下也就解散了。

  民國91年,台灣工藝研究所(現為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舉辦漆藝傳習班,李麗卿也報名參予其中。當時由王清霜老師上課,王賢民、王賢志老師也會一起教課,以蒔繪技法為主,課程長達半年,一週兩天,一天四小時。李麗卿說:「當時真的好想好想學習漆藝,能夠跟著王老師們學習,真的好感動。老師們的教導非常仔細,整個課程中充滿著漫長、艱辛的磨練,但等到作品完成的那天,一切關於漆器的種種都豁然開朗,我終於知道漆器是怎麼做的了,那種感動,那種震撼,真的不知該如何用言語來形容。

  民國94年,李麗卿再次參與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舉辦的蒔繪漆藝進階班課程,原以為能夠接受王老師們短期的課程指導,已是十分幸運的了,沒想到民國99年,在文化部(前身為文建會)「重要傳統工藝美術計畫」中,李麗卿榮獲王清霜老師青睞,成為入門藝生,能有更多時間親近老師,密集與老師們學習。李麗卿說:「過程中,清霜老師及賢民、賢志老師,除孜孜不倦詳細講解及教授使我增進技藝,得以窺知漆藝的美麗新世界外,因近距學習,老師無論是技藝、美學修養及風格人品,都在在令我深感欽佩,老師卓越的風範乃我終身學習之路,能成為老師的傳習藝生,倍感榮幸」

  今年,為民國102年,為入門藝生四年傳習計畫的最後一年。提到學習繪畫到學習漆藝中遇到的困難,李麗卿分享:「從繪畫轉入工藝。學漆藝前,所有的顏料、畫板都是現成的,只要提筆即可作畫完成;學漆藝時才知道每個材料、胎體、細節都要親力親為,前置作業很多,辛苦的程度超乎想像。但也就是這樣扎實的技術扎根,才知道做漆的感動。漆器會不斷考驗你能不能撐得過去,態度認不認真,每一次的動作都會影響成果,沒有做好,就會卡關;尤其打底是基本工,但卻也最為枯燥漫長,是考驗,也是磨練。學漆器看似是在學習技法,其實從打底開始,磨練心性、學習心態的改變,這與漆藝的技藝是相輔相成的。」

採訪最後,李麗卿再次感謝老師們的教導,也感謝家人支持她的漆藝之路,沒有他們也就沒有自己在漆藝界的發光發熱。

簡歷資料及擅長技法

公司名稱: 暫無

業務時間:電話預約

業務項目:漆藝創作

電話:02-22474491

手機:0958-802616

地址: 235 台北縣中和市景平路666號9樓之3

漆藝師承:漆藝「人間國寶」王清霜老師傳承藝生 

擅長技法

以蒔繪、蛋殼貼附較為擅長,創作時會將不同技法做搭配,表現主題、背景。

例如:"飛翔"以蛋瞉表現鷺鷥的白、"松竹梅"中的竹以高蒔繪呈現,有著浮雕的感覺。 

經歷

2013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工藝傳家系列特展貳

2012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薪藝新意成果展

2011 竹縣精彩100第三屆中、日國際漆藝交流展

2009 漆.不朽的工藝

2004 中、日漆藝交流展在豐原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文化藝術,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2-05-10
  • 發布日期: 2022-04-30
  • 發布單位: 臺中市豐原區公所‧人文課
  • 點閱次數: 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