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嘉祥老師-讓傳統漆藝走向現代純藝術
接觸漆器的機緣故事
第一眼看見史嘉祥老師的作品時,不免為其鮮明的現代感所驚艷,不論外型、色彩與創作主題皆有著濃厚的個人風格,與傳統漆藝有很大的區別。這些皆與史嘉祥老師的藝術涵養息息相關。
史嘉祥老師高中就讀美術班,主修油畫組。
高中時因興趣,與王明榮老師學習陶藝。高二時,跟隨知名的雕塑家—謝棟樑老師學習、工作,因而接觸雕塑。高中畢業後,依然於王明榮老師與謝棟樑老師工作室工作,學習陶藝與雕塑,這兩種媒材的經驗對史嘉祥老師日後創作的風格與形式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當兵前,至陳松老師工作室做塑型工作,主要是水泥人像的原型塑造。有段時間因王明榮老師的介紹,至苗栗火焰山下的華陶窯上班,主要是負責將師傅拉好的陶胚做造形設計,像是開口、雕刻、變形等。也曾在苗栗公館的ㄧ家工廠做了一年多的雕塑,主要是雕塑出陶瓷偶頭的原型,再讓其他部門進行灌模工作,完成後即外銷歐美。
當兵後,在一家玩具公司的造型設計課服務,一邊工作一邊外接雕塑案。那時還有去新竹的林建成老師那裡服務,做蠟像與鑄銅牛、馬、狗等等的前置塑型工作。
但史嘉祥老師並沒有因為工作而疏於創作,從高中畢業開始,只要一下班,或是工作有空檔時,積極創作陶藝與雕塑作品,雖是業餘,但參賽已屢屢獲獎。
1996年成立「憶林舍」。「憶林」是對血緣的溯源;一個飲水思源;一種對生父的心意,「舍」就是阿舍,稱呼人「先生」的意思。
1997年,於傳藝中心(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傳統藝術中心)的傳習計劃中師事賴高山老師與賴作明老師,才正式學習漆藝。
賴高山老師為台灣漆藝界三大泰斗之ㄧ(另外倆位為陳火慶老師與王清霜老師),生前致力於漆藝教育與漆藝文化的推廣,也默默奔波、推動中部美術的國際交流與發展,至今仍對漆藝文化與中部美術有著極大的影響。
日治時期,1937年,賴高山老師進入「台中工藝專修學校」學習漆藝,表現相當優異而於1941年推薦至日本東京美術學校,與人間國寶河面東山大師學習漆藝。回國後,盡心栽培台灣美術人才,對於台灣漆藝傳承與中部美術的發展功不可沒;1998年榮獲台灣省政府頒發民族工藝終身成就獎;2001年自費成立「台灣漆文化博物館」,免費供民眾參觀;2007年將「台灣漆文化博物館」更名為「賴高山藝術紀念館」。賴作明老師也繼承父親的衣缽,不辭辛勞的宣揚漆藝之美,傳承漆藝文化。
史嘉祥老師的夫人楊美玲老師說:「賴高山老師受傳統日本教育,做事與對學生的要求是嚴謹的,但為人非常的英國紳士。賴作明老師則較為瀟灑、率性、不修邊幅。」
王明榮老師常幫賴作明老師拉坏,因此高中時,史嘉祥老師常幫忙送貨而認識賴作明老師,直到1997年,才於傳藝中心(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傳統藝術中心)的傳習計劃中師事賴高山老師與賴作明老師。隔年,1998年在「藝術家接力展」中馬上就舉辦「史嘉祥謹告陶漆個展」。
談到對創作媒材的選擇與掌握時,史嘉祥老師提到:「之所以會選擇陶,是喜歡陶的單一性、不可複製性,且在手上直接可以抓出型態,不需要太過複雜的工具就可以塑造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加上那時候很喜歡磨東西,自己本身又很愛學東西,所以就學了漆。」
在作品造型的處理上,可看出簡潔的現代感,史嘉祥老師說:「我不想太刻意,加太多東西、太多元素於作品上,這樣才不會破壞型態,看的人不會被干擾,注意力集中,所以簡化造型,為配合造型所以使用變塗,用色彩去搭配陶。」
史嘉祥老師的作品屬於現代漆藝;屬於立體造型的藝術雕塑類。因不拘泥作品表現的素材,作品難以歸類為純藝術或是工藝性藝術,但這就是史嘉祥老師的特色,對所有媒材保持開放的心胸,勇於嚐試各種媒材的結合,也因此沒包袱與限制,成了綜合藝術者。
簡歷資料及擅長技法
憶林舍工作室
電話:(04)2526-6458
傳真:(04)2529-6969
地址:42078 台中縣豐原市水源路中坑巷21號
擅長技法:
作品特色:堆泥、變塗、立體造型、藝術雕塑類
教學特色:變塗、掐絲、彩繪填漆、轉印、貼附、堆高
1964年 |
生於彰化和美鎮 |
1982年 |
大甲高中美工科畢業 |
1984年 |
39屆全省展西畫入選 |
1988年- 1989年 |
有我陶藝展台中‧高雄 |
1984年 |
全省美展西畫類 |
39屆全省美展西畫入選 |
|
1992年 |
成立有我陶坊工作室 |
應邀歷史博物館〝國際陶瓷邀請展〞 |
|
1993年 |
全省美展工藝類 |
第48屆全省美展工藝優選 |
|
台中市戶外雕塑大展優選獎 |
|
第二屆金陶獎佳作 |
|
1994年 |
全國美展工藝獎 |
應邀行政院文建會「台北國際陶瓷博覽會」 |
|
台中市戶外雕塑大展入選 |
|
第三屆金陶獎佳作 |
|
1995年
|
第四屆金陶獎佳作 |
第14屆全國美展工藝入選 |
|
中華民國第六屆陶藝雙年展典藏獎 |
|
1996年 |
成立憶林舍 |
台南市府城工藝獎入選 |
|
台灣省陶藝展傳統榮譽獎 |
|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畫與陶雙人展 |
|
台中春稻藝術坊個展 |
|
應邀行政院文建會「生活與陶藝」全國聯展 |
|
全省美展工藝‧工藝入選 |
|
台灣工藝設計競賽入選獎 |
|
手工業研究所裝飾陶瓷十大傑出創作獎 |
|
52屆全省美展工藝類入選 |
|
1997年 |
習師賴高山、賴作明老師作漆 |
1998年 |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藝術家接力展」「史嘉祥謹告陶漆個展」 |
出版「史嘉祥謹告陶漆」 |
|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中日漆藝展 |
|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世界漆藝展 |
|
1999年 |
台中市雙羨「漆陶展」陶藝坊 |
南瀛美展 台灣工藝設計競賽 |
|
桃園中正機場現代陶藝創作展 |
|
2000年 |
日本石川縣國際漆藝展典入選獎,典藏作品:艷身 |
法國巴黎、美國紐約台北藝廊「台灣漆藝展」 |
|
2001年 |
台北富貴陶園邀請「漆情六藝個展」 |
以「懷富藏貴」ㄧ作參展「韓國2001年國際工藝大展」 |
|
榮獲法務部頒「推動更生美術教育有功人員」獎 |
|
2002年 |
於豐原漆藝館參展「台中縣漆藝家聯展」 |
台北富貴陶園邀請「漆情六藝個展」 |
|
以「靜」、「嬌」作品參展「日本明治神宮漆藝之美大展」 |
|
南瀛美展入選 |
|
韓國國際現代工藝展 |
|
2003年 |
於碧根七號館舉辦「史嘉祥陶色新聞個展」 |
台中市政府第二辦公處邀請個展 |
|
2004年 |
台灣漆藝協會聯展 |
馬祖聯展 |
|
台北市市長官邸邀請個展 |
|
2005年 |
國際漆藝展漆琴樂展 |
台北大葉高島屋磁瑤藝廊邀請個展 |
|
2006年 |
台中縣藝術之店皮克藍門揭牌個展 |
2007年 |
台灣藝術大學國際漆藝展 |
於豐原漆藝館參展「96年漆藝傳習師生作品成果展 薪火相傳」 |
|
2008年 |
以「吉祥富貴」、「問」、「四兩茶葉罐」、「夏日午後」與「陶漆香爐」作品於豐原漆藝館參展「豐原有囍‧漆彩好禮」 |
台中市雕塑學會理事 |
|
台灣美術文化交流協會監事 |
|
台中藝術家俱樂部會員 |
|
美國cafat art會員 |
|
2009年 |
「98年豐原漆藝館漆藝傳習計畫 師生作品聯展」 |
以「蔓蔓之喜」與「陶漆燈」作品於豐原漆藝館參展「豐原有囍」 |
|
2010年 |
出版「謹告陶漆 史嘉祥陶漆個展」 |
於豐原漆藝館教授「陶漆研習課程」 |
|
協助豐原漆藝館「大豐原地區10家漆藝業者網站建置工作」採訪與調查。 |
|
現職 |
台中監獄漆藝班專任教師 |
典藏: · 銅雕作品「兩代情」典藏於台中市政府 · 陶藝作品「天旋地轉」典藏於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 · 漆藝作品「一」、「觀心」與「傳」典藏於豐原漆藝館 |
演講及教學相關資料
2010 教授陶漆研習課程 豐原漆藝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