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現在位置 首頁 > 認識豐原 > 豐原漆藝館 > 漆藝家名錄
  • 友善列印
  • 回上一頁

陳豐和老師

老師
老師

(己故)陳豐和老師-漆器產業的幕後功臣,木胎師傅

接觸漆器的機緣故事

漆器產業是勞力密集的傳統手工業,民國60年左右,豐原地區木器業開始蓬勃發展,約有十多年光景為臺灣漆器外銷的極盛時期,直接或間接從事生產的工廠達30~40家,就業人口也有2~3千人以上,極具規模。而今,當我們欣賞漆器表面的光彩時,可曾注意漆依附的胎體是怎麼來的呢?如此規模的產業,背後提供木胎白身的師傅可說-是豐原木器業的骨幹,對臺灣漆器產業發展上有著相當大的貢獻,可說是漆器產業奇蹟的幕後功臣,其中一位木胎白身師傅就是陳豐和老師。

陳豐和老師今年73歲,民國32年出生於豐原田心里(現為豐田里)14歲學做木屐,開始慢慢進入木器加工的行業。談到木器,陳豐和開心得說:「當時台灣很流行穿木屐,很多鄉鎮都有在做木屐,像是台中市、彰化、員林、草屯、嘉義、台南、宜蘭等等,無外銷,都是內銷給台灣人穿的。材質多以輕的木頭為主,像是梧桐、油桐、杉楊木等雜木皆可。自己14歲那年,到豐原北陽里做木屐學徒,才開始接觸木材加工。當時為農業社會,還沒有機械,所以每雙木屐都是全程手工製作。」

1718歲時出師,至現在的台中市大同國小旁,給人請做木屐師傅。陳豐和得意道:「手工做過太多木屐了,光靠目測就知木屐要穿哪個尺寸,不用打稿,木材直接裁切,尺寸從小孩子的3寸到成年男性的8寸,都做的精精準準。」非常熟習木材特性,且手藝熟練精湛。

但好景不長,陳豐和約19歲時,塑膠鞋開始出現。塑膠鞋價格與木屐相同,但有著安靜、新鮮感(流行)、較輕巧的特點,使得木屐業開始沒落。於是陳豐和開始失業,到處尋找有作木屐的工廠去應徵師傅,憑藉著一把鐵鎚、一把鋸子與會修理工具的本事,足跡遍及台中、彰化市、員林、東勢、台中市軍功里、草屯等。

談到創業,陳豐和感傷的說:「自己21歲當兵。24歲退伍時,父母逝世,唯一的姊姊已嫁作人婦,最小的六弟才67歲,自己每天要燒柴煮飯給8個弟妹吃,實在無法吃人頭路,於是在豐原田心里整理出一個工作場所,邊工作邊照顧弟妹。那時為了生活,只要客人訂製,我都用木頭想辦法做出來,像是曲尺(裁縫尺)、棧板、桌腳、牛用的犁、揉橡膠的木箱與擋板等等,項目很多。」如此客制化的磨練,使得陳豐和的手藝不局限於木屐,反倒越發出色,而客人的肯定就是陳豐和最大的欣慰。曾經有客人慕名五年才找到他,因當時台灣的工作室沒有行號,都習慣叫木器行、木屐工廠,或是以老闆的名字、綽號為代稱,加上沒有名片,技術好壞都是客戶口耳相傳而來。

陳豐和30歲結婚,但生活還是很清苦,還曾把新婚房間讓給小弟睡,自己跟老婆在樹下搭房間睡。31歲時大兒子永尉出生,當時社會漸從農業轉工業。二弟以三輪車從事運輸業;跟自己相差1718歲的六弟在念國小;小自己12歲的五弟,因對木工感興趣,開始跟別人學藝。陳豐和3637歲時,將田心里的工作場所與機械都讓給五弟去做,自己則舉家搬遷到大雅。

在大雅的6年間,剛好遇上豐原漆器產業最蓬勃發展之際,憑藉一身扎實的木作真工夫,豐原的漆器廠商紛紛找上門,詢問客制化勺子、湯匙、叉子等餐具類的木胎白身,其中也不乏日本茶粉所使用的短茶匙。大量精良的木胎白身支持了豐原產業的發展,像是漢山、聖將、山水亭等皆是他的客戶。白身經由噴漆廠加工後,就直接外銷日本,為台灣賺取外匯。陳豐和說:「那時產量很大,請了10個人做,每批白身的數量都是萬件起跳。叉、匙雖小,但要切削的角度與細節很多,加工步驟繁複,每個步驟都需要一台機器,故錢一進來就是去買機器,票都開兩個月在周轉,有時錢不夠還要跟人借機器。」陳豐和夫人提及:「我跟先生在外面一起磨木材備料,讓師傅在裏頭做事。那時候很辛苦,竹子、木頭架一架,就在露天場所下工作了,下雨時,會漏水,我跟先生穿雨衣繼續工作,連機器也穿雨衣在工作。」總使生意忙碌,但喜歡木做的陳豐和依然替客人多元的客製化,像是沙發、路亞、釣具等等。

43歲因大雅工廠被列為重劃區,又舉家搬去潭子,承租當時廢棄的台中女中分校(現為潭子運動公園),兩個教室的大小,一待又是6年,直到大兒子上高中後,才定居在神岡至今。陳豐和回想:「客人有圖有尺寸我就做得出來,有時想想,機器沒人教,我看了就會用,也是蠻奇怪的,笑。那時每天訂單都接不完,以為景氣會一直很好,誰知到才過幾年,大約民國80年左右,日本採購公司的人往生後,日本訂單就斷了,之後漆器產業每況愈下,白身的訂單也越來越少」但陳豐和的兩個兒子都繼承了父親對木材的興趣與天份,大兒子永尉成為職訓局的木工老師;小兒子永興則是在木作的基礎上,與賴高山、賴作明老師學習漆藝,也曾與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的三田村有純老師研習數次、日本安代町漆器研究所短期與富士原文隆老師學漆,成為出色的漆藝創作家,獲獎無數,現於多所大學、研究所中傳授木作與漆器藝術。

說到這兒,陳豐和老師迫不及待的帶著我們前往他的工作場所,向我們展示他眾多的園藝盆栽與音樂卡帶收藏,電唱機播放著古味的電子琴輕音樂,音樂聲流轉在整個廠區中,廠區中處處充滿四、五十年來累積的手工製具,每件製具都是那麼的特殊、獨一無二,充滿著歲月的味道。老師神采奕奕的示範製作湯匙的每個步驟,從山毛櫸的木材取料、裁切,轉換十幾個工作機台與製具、歷經二、三十個的步驟後,一隻充滿手感的白身湯匙才終於完成。我從沒那麼仔細的欣賞過一隻湯匙,但望著手中的這只湯匙,心中充滿溫暖,感受得到陳豐和老師對木作的喜愛,與五十多年來投入其中的耐心與熱情!

 

 

 

 

公司名稱:吉利工藝社

聯絡人:陳豐和

業務時間:電話預約

業務項目:木器大量訂製。專精勺子、湯匙、叉子等餐具類的木胎白身。

電話:04-25278993

地址:台中縣神岡鄉神洲路506751

 

擅長技巧:

木器大量訂製。專精勺子、湯匙、叉子等餐具類的木胎白身。

 

經歷

民國32年,出生於豐原田心里(現為豐田里)

民國45年,14歲於豐原北陽里學做木屐,開始接觸木材加工。

民國48年,1718歲出師,為木屐師傅。

民國55年,24歲退伍,於豐原田心里(現為豐田里)創業,從事木作行業。

民國68年,37歲工作場所移至大雅,客制化量產勺子、湯匙、叉子等餐具類的木胎白身,供廠商噴漆加工後,外銷日本。

民國74年,43歲工作場所移至潭子。

民國80年,49歲工作場所移至神岡,並定居至今。

曾受邀至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出木屐、木屐古法製作工具,並現場示範製作木屐。

民國104年,受邀至豐原漆藝館,於漆人漆藝術創作展中展出。

民國104年,受邀至豐原漆藝館,與陳永興共同演講「吉利工藝社-漆與木的對話」

相關圖檔

  • 市府分類: 文化藝術,一般行政
  • 最後異動日期: 2022-06-01
  • 發布日期: 2022-05-26
  • 發布單位: 臺中市豐原區公所‧人文課
  • 點閱次數: 455